
4月28日,江西日報社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訪客——一等功臣趙春金、劉亞軍,全國勞動模范馬小立,以及全國愛國擁軍杰出人物徐金前。他們攜帶繡有“弘揚真善美彰顯媒體擔當關愛烈屬情傳承紅色基因”的錦旗,專程前來感謝江西日報社在4月中旬推出的融媒體報道《AI鋪就忠魂46載返鄉(xiāng)路22歲烈士“小明”與90歲母親的特殊“重逢”》。
江小明烈士是九江都昌人,1979年2月在保衛(wèi)邊疆的戰(zhàn)斗中壯烈犧牲,年僅22歲。今年4月15日,正值烈士母親楊桃花90歲生日,江西日報社利用AI復原技術,讓長眠邊疆46年的江小明烈士重現音容笑貌,穿越時空為母親送上生日祝福,并將這一感人場景制作成融媒體作品,于當天在大江新聞客戶端播發(fā),次日在江西日報刊發(fā)。
該報道引發(fā)強烈反響。新華社、人民網等50余家權威媒體相繼轉載推送、跟進報道,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全文轉載,省委宣傳部對這一作品進行了全網推送,全網瀏覽量突破650萬。湖南的網友說:“這才是AI存在的意義。”廣東的網友說:“致敬!感恩!緬懷著!銘記著!孩子回家哦,愿老媽媽安康長壽!”四川的網友留言:“淚如泉涌。致敬先烈!”湖北的網友留言:“向英雄致敬!向烈士母親致敬!”安徽的網友留言:“向革命先烈致敬,緬懷先烈,振興中華,吾輩自強!薄
趙春金、劉亞軍是烈士江小明生前所在部隊的戰(zhàn)友,馬小立、徐金前是長期擁軍優(yōu)屬的公益人士。此行他們轉達了烈士母親楊桃花老人及眾多戰(zhàn)友的感激之情。他們表示,江西日報社的這次策劃,在線上線下引起了強烈反響,緩解了烈士母親的思念之情,傳播了社會正能量,展現了黨媒的責任擔當。AI復原的不只是模糊相片,更是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精神紐帶;媒體傳播的不僅是新聞故事,更是滋養(yǎng)民族精神的家國情懷。
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衍 張一弛
-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:0791-86849032